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文化中久负盛名的香型系列,一直以来,为中国人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七年前,酣客作为中国酱酒新消费品牌惊艳了一众酒客。
酣客酱酒诞生于2014年,相比茅台、郎酒等成名已久的品牌而言,确实还是酱酒大家庭里的“后起之秀”,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酣客在创始人王为的带领下,仅用了5年时间便实现了百倍的成长。行业内资深人士解读,酣客的迅猛发展主要归功于其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其首创的FFC粉丝经济、伦理经济的新商业模式。
品质过硬+体验至上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蒸九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五年窖藏、四轮勾调、五斤粮食酿一斤酒,味道醇厚,酒体纯熟。” 酣客第一款作品酒,俗称“酣一”就是经由如此繁琐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酣一”之后,酣客又陆续推出了酣客喜庆酒、半月坛、酣客留香、酣客酱酒经典版等一些列由纯粮食酿造,不添加一滴水、一滴香精、一滴酒精,经过五年窖藏之后再推向市场的佳品。
“酣客酱酒的味道很纯正,口感特别好,开瓶后气味不刺鼻,闻着挺香的,喝完也不上头,老爸和我都很喜欢。”家住北京东城的刘先生在体验过酣客酱酒之后对记者说道。
在保持酣客酱酒系列产品高品质的同时,酣客通过向粉丝推广拉酒线、火检法、水检法和封测场景体验等品酒方式帮助酣客的众多粉丝如何正确的、多元化的去品鉴一瓶好的酱酒;通过定期组织各种游学和培训提高粉丝对酣客酱酒品牌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达到提高品牌忠诚度和互动黏性;通过设计生产茶杯、毛巾、主题服装等文创周边产品提升粉丝的归属感,让品牌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此外,酣客酒追求极致,死磕品质,在酒器的材质选择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酣客酒的瓶盖采用原生PE材料,完全符合食品接触级标准,保证酒长期存放无化学污染。酣客酒的包装则是中国唯一一个埋在土里三个月就能变成土的包装盒,百分之百生物降解,对大自然没有任何危害。据了解,目前白酒工艺和供应链里,酣客已经获得了近150项专利,这些都是基于消费体验和围绕消费者需求的精心设计。酣客酒的纸箱,采用的是成本价远高于市场普通材质的进口纯木浆美牛卡纸箱,可以保证酒存放50年以上的稳固扎实。
让人称赞的是,相对于中国酒桌上的各种“规矩”和“劝酒陋习”,酣客提倡小口慢咂的健康饮酒方式,这让酣客的一众拥趸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能更好的品味酣客酱酒的香醇与厚重。
“没有好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是大忽悠。”王为在一次访谈中就酣客酱酒品质发表观点时对媒体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酣客酱酒的过硬品质,王为首创的FFC模式首屈一指。
FFC模式助力酣客玩转私域流量
所谓FFC模式,便是酣客创始人王为提出的“工厂+粉丝+顾客”的商业模式。相比与传统白酒的营销模式,酣客的FFC模式放弃传统渠道、放弃传统终端,通过粉丝直接把产品卖给顾客,顾客是粉丝,经营者也是粉丝,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免去了中间商环节。
酣客FFC模式最早体现在其成立于2014年的酣客公社,酣客公社的成员主要以一群认同以粮为本、以曲为骨、以时为师,死磕品质价值观的中年企业家,并辐射到每个成员的社会圈层,其组织结构为“总社—分社—大队—酒窖”。其中,酣客公社的总社就是酣客公司,分社是由各地粉丝自发组织在一起的并经过总部认证的社群,分社集合酣客酒的订单之后转给总社,总社就把产品分发给分社。分社可以在一个县设立,也可以在一个市设立。但总社与分社并非上下级关系,而是分社为粉丝服务,总社为分社、酒窖服务。
据了解,FFC模式的核心在于粉丝以及粉丝之间的互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信息传递的壁垒与屏障,加速了人们消费升级意识的觉醒,渠道为王的时代在各个行业都大有日落西山之势。在互联网“大佬”们的带领下,打造自家的“私域流量”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必修之课。然而,王为提出的以粉丝为核心的FFC模式更可谓是先行一步,强调粉丝在其商业模式中的主导地位和商权价值的同时,通过前文所说的品质和各种服务体验,助力粉丝完成营销裂变,从而形成商业闭环。相关行业专家点评王为的FFC模式时曾说道,FFC模式的经典之处在于,通过为自身私域流量提供各种“军需保障和武器弹药”,去打造和裂变更大的私域流量,酣客成为一款拥有万千拥趸的“明星酒”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高品质的酣客酱酒在王为首创的FFC粉丝经济模式的助力下,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便实现了销售业绩百倍增长的产业奇迹,并在2019年成功登陆欧洲市场,成为仁怀酱酒产区第二家批量登陆欧洲市场的酱香酒品牌,打破了中国酱酒缺乏“品质+设计+品牌”有效组合的行业痛点,助力中国酱酒成为最容易走出去的“国货”。不得不说,酣客为中国酱酒国际化做出了极具时代性的贡献。
曾有业内专家表示,酣客之所以能在5年实现百倍增长的产业奇迹,在于其抓住了消费升级时代的核心要素,从满足需求到满足追求,从满足消费者需要到满足消费者想要。王为也曾表示,酣客就是要踏踏实实的做一个与消费者“打成一团,打成一片”,离消费者最近,最懂消费者的中国酱酒企业。
文章来源:消费日报 数字版